在如今的工業制造中,逐步實現了對生產結構的調整,這就為鋁合金的高效生產及拓展性應用提供了發展契機,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應用優勢和突出的物理力學性能優勢,這就使得鋁合金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頻率不斷上升、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那么,關于鋁合金配件的加工,有哪些技術方法以及工藝特性呢?小編帶你了解一下。
01鋁合金配件加工的技術方法
1)加工基準選擇
加工基準應盡可能與設計基準、裝配基準、測量基準一致,加工工藝上應充分考慮零件的穩定性、定位精度和夾具可靠性。
2)粗加工
由于部分鋁合金零件的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易滿足高精度要求,加工前需要對一些形狀復雜的零件進行粗加工,并結合鋁合金材料的特點進行切割。這種方式產生的熱量會導致切割變形,不同程度地增加零件尺寸的誤差,甚至導致工件變形。因此,對于一般平面的粗加工采用銑刨加工。同時,加入冷卻液冷卻工件,以減少切割熱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3)精加工
在加工過程中,高速切割會產生大量的切割熱,雖然碎片可以帶走大部分熱量,但在葉片仍能產生極高的溫度,由于鋁合金熔點低,葉片往往處于半熔化狀態,使切割點強度受高溫影響,容易產生鋁合金零件在加工過程中形成凹凸缺陷。因此,在精加工過程中,通常選擇冷卻性能好、潤滑性能好、黏粘度低的切割液。在潤滑工具時,及時帶走切割熱,降低工具及零件加工表面的溫度,降低零件溫度變形。
4)刀具的合理選擇
與黑色金屬相比,鋁合金材料在切割過程中產生的切割力相對較小,可以采用較大的切割速度,但容易形成碎屑瘤。鋁合金的導熱系數很高,由于切割過程中碎片和零件的熱量較多,切割區域的溫度較低,刀具的耐久性較高,但零件本身的溫升較快,容易引起變形。因此,選擇合適的刀具材料,選擇合理的刀具角度,提高刀具表面粗糙度,對降低切割力和切割熱非常有效。
5)利用熱處理及冷處理解決加工變形
消除鋁合金材料加工應力的熱處理方法有:人工及時性、再結晶退火等。結構簡單的零件工藝路線一般采用:粗加工、人工及時性、精加工。對于結構復雜的零件工藝路線,一般采用:粗加工、人工及時性(熱處理)、半精加工、人工及時性(熱處理)、精加工。在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后安排人工及時性(熱處理)工藝的同時,可在零件精加工后安排穩定的熱處理工藝,防止零件放置、安裝、使用過程中的小尺寸變化。
02 鋁合金零件加工的工藝特性
1)可以減少殘余應力對加工變形的影響。粗加工完成后,建議采用熱處理去除零件粗加工產生的應力,以減少應力對精加工質量的影響。
2)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粗精加工分離后,精加工只是加工余量小,加工應力和變形小,可大大提高零件質量。
3)提高生產效率。由于粗加工只去除多余的材料,為精加工留下足夠的余量,因此不考慮尺寸和公差,有效發揮不同型號機床的性能,提高切割效率。
鋁合金零件切割后,加工表中的金屬組織結構會發生很大變化。此外,切割運動的影響會導致更大的殘余應力。為了減少零件的變形,需要充分釋放材料的殘余應力。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且僅代表原作者觀點,轉載并不意味著鋁加網贊同其觀點,或證明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與準確性,本文所載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鋁加網對客戶的直接決策建議。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之目的,如無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0757-85529962聯系處理。